当前位置:主页 > 新城娱乐资讯 >

新城娱乐资讯

NEWS INFORMATION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论坛暨展览在京举行

时间:2023-06-02 19:31 点击次数:78

  经第75届联合国大会批准,2022年被定为联合国国际玻璃年。2022年11月5日,由中国科协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论坛暨展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和中华世纪坛美术馆揭开序幕。本次展览及学术活动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当代玻璃艺术以更开放的姿态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中国科协常委、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晋占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马赛,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冀鹏程,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杨斌,清控人居集团原董事长吴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司长马文辉,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国际组织处处长尹霖,中国建筑学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秘书长耿旭,中国建材杂志社社长韩翠赢,丝路国际智库交流中心执行秘书长、丝路百科杂志社执行副社长蒋涛,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部分师生、艺术家代表、媒体记者、社会观众等近百出席了开幕式。王进展、马赛、冀鹏程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主持。

  习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此次展览共展出国内外当代玻璃艺术作品100余件,是东西方玻璃艺术的交流和碰撞。这既有楚河汉界之分明,也有东西合璧之融洽,契合了本次展览“璃语东西”主题。

  中国现代玻璃艺术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办玻璃专业招收本科学生算起,已走过了20多年的路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就曾派遣教员前往捷克学习玻璃艺术设计,并入清华大学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筹建玻璃艺术专业,建立了自己的玻璃艺术教育体系。在马赛看来,此次展览一方面可以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玻璃专业推出去,向社会更好地展示玻璃艺术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融入我们的教学和艺术创作中,使玻璃艺术呈现出惊人的效果,丰富大众对玻璃材料的新认知。

  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玻璃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翀看来,此次展览基本代表了当前国际玻璃艺术的水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创作工艺和理念,其中有热成型的吹制玻璃、模具铸造玻璃、灯工玻璃工艺等,这些作品利用玻璃材料的特性,充分发挥这一特殊材质的美感,呈现出玻璃艺术语言的特点。此外,玻璃作为文化语言之一,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次展览的作品来看,中国艺术家更喜欢挖掘传统文化,并展现出一种含蓄温婉之美;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更抽象,更喜欢探索材料的更多可能性。

  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李静来说,广大观众可以通过此次展览,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国家的玻璃艺术所呈现出的地域特色。例如:捷克在特殊的铸造工艺以及冷加工基础上形成的纯粹简约的造型语言;美国把继承自威尼斯的玻璃吹制工艺和社会风尚相结合,形成了狂野奔放的艺术风格;日本玻璃艺术家作品所蕴涵的宁静、寂寥、素雅的质感之美;而中国艺术家基于自身的文化精神,喜欢用玻璃创作出“气”的流动,和追求如玉般的半透效果。

  从生活到艺术,从空间到陈设,玻璃早已不局限于日用,让大众了解玻璃艺术作品的价值,让玻璃艺术作品走进大众的生活,是本次展览向公众传达的主题与肩负的使命。

  玻璃是出现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产物,是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在四千多年的岁月中,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材料,以其透明的材料特性、微妙的光影互动给予人情感上的极大触动,也承载着各个民族、地区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科技会堂的“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论坛”,以“玻璃与人类文明”为主题,回顾玻璃古老的材料与工艺历史,研究玻璃在不同时代语境下所体现出的时代文化特征、审美观念及思维方式,探索玻璃和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晋占平、国际玻璃年组委会主席艾丽西亚•杜兰(Alicia Duran)、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朝虹先后致辞。部分发言嘉宾采用线上方式参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刘松副研究员演讲题目为《中国古代玻璃:丝绸之路上技术交流、传播与融合》。他认为古代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玻璃材料、工艺、装饰形式、用途和精神内涵,折射出古代文明之间的双向交流、影响和融合。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瑞秋•伯威克教授演讲题目为《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玻璃艺术历程》。她以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玻璃艺术、教学理念以及学院五十周年庆活动为脉络,介绍罗德岛多元化的探索方向和不设限制的教学风格。学院教育学生成为能提出问题并用创作去解决问题的人。在学院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中,学生与受邀艺术家共同寻找研究主题,共同探索调查,培养创作和表达的能力。

  波兰弗罗茨瓦夫艺术与设计学院卡兹梅茨·帕沃雷克教授演讲题目为《波兰玻璃艺术》。他通过介绍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学院玻璃艺术专业的发展与作品,介绍波兰玻璃艺术教育的历程、时代背景对玻璃艺术的影响以及波兰艺术家对玻璃材料及工艺的探索。展示波兰玻璃艺术家对吹制、窑成型、冷加工等技术的运用、与工厂的合作以及对玻璃与综合材料综合运用的理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李静副教授的演讲题目为《现代性的张力——20世纪玻璃艺术的“生产制作”与“审美表达”》。科技与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追求的两个方向,前者为生产制作,后者则为审美表达。玻璃在近现代经历了个人工匠手作到现代手工场再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变迁,在发展历程中体现了艺术与工业、艺术与工具理性的对立与交融。20世纪60年代的工作室玻璃运动,让玻璃艺术向着以艺术家为中心,融合团队协作、工厂设备的方向发展。从玻璃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追求的两个方向永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大卫•施纳克演讲题目为《“得”与“失”——疫情时代的工作室教育》。玻璃艺术的创作过程离不开特殊的设备和场所,疫情的到来让情况发生了改变。介绍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开展特殊时期的玻璃艺术教学。回顾这段特殊时期,除了给人们带来各种不便与遗憾,也让我们认识到身为艺术家所需要具备哪些特质,艺术家需要有适应不同情况和创作条件的能力,在困难和逆境中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

  论坛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玻璃在时代变迁中的内涵变化,也从玻璃艺术中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发展。2022为国际玻璃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来命名年份,以此纪念这种人类历史上极具变革性的材料。本次论坛恰逢此次机遇,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展示当代玻璃艺术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推动了当代玻璃艺术的创造发展。

  关东海 带银锭榫的小人儿 56cm×29cm×10cm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黄汉松 琉光璃彩映敦煌之明珠璀璨 42cm×12cm×32cm 广州美术学院

  庞礡、何婉欣 朵朵璀璨 100cm×40cm×40cm 广州听见玻璃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上一篇:led光电科技产业园

下一篇:光伏玻璃 <

Copyright © 2028 新城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