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城娱乐资讯 >

新城娱乐资讯

NEWS INFORMATION

中国数字科技馆

时间:2024-02-26 15:53 点击次数:166

  玻璃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人造材料。玻璃是用沙子或者石块粉碎后在高温熔融后,形成一种液态无机物质;冷却后,在室温中并不会出现晶体结构,可以称作是一种“超级冷却的液体”。

  玻璃制作由石英砂、助熔剂和稳定剂三部分构成。原料石英砂成分是石英(二氧化硅SiO2),它的熔点高达1700℃。古代的烧炉技术难以达到这个温度,所以必须添加助熔剂,降低石英的熔点至1000℃以下,才能熔化石英而获得玻璃。助熔剂一般是富含钠、钾成分的天然矿物碱或者草木燃烧之后的灰烬,例如古罗马工匠常常使用天然泡碱(Na2CO3·10H2O)作为助熔剂烧制玻璃。选择不同类型的助熔剂,都可以达成石英熔融的效果,古代最常见的是钠钙玻璃。稳定剂可以保证玻璃物理结构更加坚固耐久,常添加是石灰(氧化钙CaO)。

  古埃及时期,玻璃工匠就熟悉各种色彩玻璃的制作方法,通过添加不同的着色剂和乳浊剂,可以生产出类似天然宝石或者金银效果的玻璃。

  例如加入少量铜锈(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就会制造出蓝色玻璃料。(图 1古埃及的蓝色玻璃罐。图2 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绿色玻璃中的微小黄色颗粒)。

  因为原料砂中混入铁元素,导致玻璃料总会呈现出黄绿杂质色,古罗马的工匠加入脱色剂后,可以制作出通透似水晶的无色透明玻璃。

  在公元前1450-1100年,聪明的古埃及工匠已经可以利用“型芯法”制作出色彩缤纷的玻璃容器,有瓶、罐、盘等,在法老的陵墓和宫殿遗址中大量出土。“型芯法”是用马粪和粘土的混合物塑造出实心的内型,然后伸入玻璃熔炉中将熔液涂满沙型的外表面,并常用彩色波浪纹做装饰,冷却后将沙芯除去,玻璃容器起支撑作用。

  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帝国时期,贵族们日益奢侈的物质需求,是促进其玻璃工艺突飞猛进的重要因素。此时发明的“吹制技术”,是玻璃制作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革新,从此玻璃的成型工艺简化,产量大量提升。优美的造型,流畅的线条和匀称的器壁,都归功于先进的吹制技术。

  伊斯兰时期工匠玻璃吹制图。伊斯坦布尔Topkapi Sarayi博物馆收藏微型画。这幅绘于1582年微型画描绘了伊斯坦布尔的节日庆典中,玻璃熔炉放置在游行彩车上展示如何吹制玻璃的场景。这个玻璃炉分为三层:最底层是加热熔炉的木材正在燃烧;中间层是坩埚中盛着熔化的玻璃料,有工匠正在铁板上吹制玻璃器;最上层是用于玻璃退火过程。

  欧洲玻璃制作图。图画描绘了场景展示了中世纪晚期“森林玻璃坊”的场景。玻璃坊的退火窑位于玻璃熔炉的一侧。这幅画可能绘于1420-1450年期间的波西米亚地区,大英图书馆收藏。

Copyright © 2028 新城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