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城娱乐资讯 >

新城娱乐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后为何被安置进水晶棺?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时间:2023-06-17 22:27 点击次数:154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生死之事都比较的忌讳。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身后之事也往往十分地看重,在生前就会做打算和安排。在旧社会,一个人故去之后,哪怕不能“风光大葬”,最起码也要尽可能大操大办的厚葬,正所谓“厚葬祖先,荫泽子孙”。作为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毛主席,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却看得很淡。他在生前就大力提倡殡葬改革,要求自己死后火葬,甚至还曾笑称:“我死之后,骨灰要洒向大海。”然而众所周知,毛主席逝世后他的遗体却被安置到了水晶棺之中,供后人瞻仰、哀悼。那么,中央当年做出这种安排,是经过怎么的考虑呢?毛主席又为何要求自己死后火葬呢?

  倡议书上留其名1950年10月末,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走了。任弼时被誉为“革命的老黄牛”,为了革命事业任劳任怨,中央为他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追悼会和送葬仪式,毛主席、、朱德、周总理都亲自前去为他执绋。安葬了任弼时后,毛主席曾专门跟、周总理等中央领导讨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弼时同志对革命的贡献很大,对其厚葬是应该的。不过如果我们死后都这么葬,是不是有些浪费了?”自那之后,毛主席一直都在思考、酝酿关于节葬的事。就这样,一转眼到了1956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在会议期间,毛主席主动提出倡议:“所有的人身后都进行火化,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毛主席这一提议一说出口,当时就得到了在场所有领导们的一致赞同。

  不久之后,毛主席就收到了一份名为《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只见里面明确写到:“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节省装殓和埋葬的费用,也无碍于对死者的纪念。”倡议:“凡是赞同火葬的国家工作人员都在上面签名,且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考虑到中国人传统上还是习惯于土葬,因此火葬实行自愿原则,逐步推进改变。看着这份各方面都考虑到了的倡议书,毛主席很是满意,点头称赞,然后挥毫在下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一九五六年四月廿七日。毛主席是第一个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字的国家领导人,之后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等136位领导干部都相继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看淡生与死毛主席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对生死问题看的极淡,也从不避讳谈论死亡。早在1960年接见蒙哥马利时,就说自己已经随时做好了准备,还说人死之后最好能够火葬,他想将骨灰撒到大海中去。

  1963年,为国操劳一生的罗荣桓元帅溘然长逝。罗荣桓是毛主席的挚爱战友,走的时候才61岁,这给毛主席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在和罗荣桓做了最后的告别后,毛主席一连好几天都心情低落,吃不下饭。这一天,心情稍微恢复一些了的毛主席,和自己的护士长吴旭君聊起了自己的母亲。他说:“她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待人诚恳,尽管不懂群众关系,但因为一直行善,走的时候很多人给她送殡,队伍排的老长······哎,我作为儿子不合格呀,她走的时候都没在身边。”“这也怪不得您,您很早就投奔革命了,为国家做了这么大贡献,也算是孝敬她了。”聊着聊着毛主席聊到了自己身上,他对自己将来会离世这件事看得很开,说自己将来不外乎五种死法,生病被病菌杀死之类的。

  他还叮嘱吴旭君到时候可以开一个“庆祝会”,让吴旭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上好看的衣裳去庆祝辩证法的胜利,还说:“如果不死人,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毛主席这番太过超前的话,让吴旭君大为震撼,一时之间都说不出话来。这种类似的话毛主席在很多不同的场合都曾经说过,他一直认为,生老病死、自然代谢是自然规律,他很赞赏当年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行为。认为人死之后该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旧事物的灭亡。”伟人身后事1976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周总理逝世、朱德总司令逝世、唐山大地震、毛主席逝世······

  这些事情如一把巨大的铁锤般,狠狠地砸在中国人民的心上,广大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茫然之中。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中央领导们专门在中南海住地202室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刚开始,就提出,这次会议主要重点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是主席的后事;第二,是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第三,是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京吊唁。”经过讨论后,大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先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考虑到毛主席生前曾表示,他死后要进行火葬,只留骨灰,不留遗体,且不建坟墓。因此,中央领导们当时做出的决定是,对主席的遗体进行短期遗体保护,供社会各界人士瞻仰、哀悼。

  问题是,毛主席在人民心目中的声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主席的遗体只保存15天然后就送去火化的话,将来人民群众想要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就很难做到了。因此,主席逝世第二天,中央领导又专门开会讨论了此事。党中央最终决定,为了让后人能够永远瞻仰主席遗容,牢记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将社会主义大业进行到底,虽然会违背他老人家自身的意愿,但还是要将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存下来,同时修建一座纪念堂,以供后人永久性的瞻仰。永久保存遗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只是短期保存的话,那往遗体里注射一些甘油、酒精、福尔马林等就行了。可是如果长期保存的话,就要想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主席的遗体不能出现腐坏,必须栩栩如生,皮肤颜色、面容、体态都不能有变化。

  当时负责保护主席遗体的是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徐静等人,当她讲述完初步拟定好的防腐方案后,指示:“长期保护好毛主席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就按你们的方案办。”纯度99.9999%在中央做出要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的决定之后,有关部门也接到了上级指示:“要尽快组织力量研制一个世界一流的水晶棺。棺体要庄重大方、气魄雄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地震、战争、破坏、损耗等,要有可靠的措施。”

  很快,北京玻璃总厂的工人们就做出来了一个1:5的模型。上面是晶莹的棺体,四个立面向里倾斜,和人视线相垂直,下面则是黑色的大理石底座,棺体被安置在花丛之中。中央领导对这个风格的水晶棺很满意,接下来就是烧制水晶棺的问题了。在毛主席之前,苏联列宁、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越南胡志明等人逝世后都被安置在了水晶棺里,不能说没有先例。但要注意的是,世界上并没有大尺寸的纯洁无瑕的水晶,这些“水晶棺”实质上就是光学玻璃,相当于把玻璃镶嵌在金属框架之中制成。严格来讲,算不上真正的“水晶棺”。毛主席作为备受国人爱戴的伟人,当时全国人民都想着,让他老人家在真正的水晶棺之中安息。在这种情况下,用硬度高、耐腐蚀性高、透光性好、由化学成分和水晶一样是二氧化硅的石英烧制而成的石英玻璃,就成为了首选。

  石英玻璃烧制难度极大,而且要求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安装完毕,中央领导们经过实地考察后,最终决定以北京六零五厂为主战场,同时邀请上海、锦州、武胜等地的石英玻璃厂、成都二零八厂石英车间的工作人员来京协作。人是有了,接下来就是原材料的问题。经过多方挑选之后,有关部门决定选用优质天然东海水晶作为熔炼石英玻璃的原料。在全体工人同志万众一心的努力下,我们成功制造出来了石英粉纯度高达99.9999%的水晶棺,晶莹剔透的就跟玻璃一样,能扛8级地震。时至今日也没有其他国家造出过纯度这么高的水晶棺椁,这“六个9”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正式做出了关于“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宣布待纪念堂建成之后,将会把安置主席的水晶棺移入其中,供人民瞻仰。

  想要修建毛主席纪念堂,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选址问题。在修建纪念堂的决定公布之前,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已经走访了北京的很多地方,中南海、香山、景山、、北海等十几个地方都走了个遍,最终还是选在了广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有多种方面的考量。经过建国后的数次扩建,广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广场,这里也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当年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在城楼上发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宣告,并在这里升旗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广场上有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这里,也能突出广场的政治意义。

  至于具体的位置,专家们选在了广场的南部,原先“中华门”所在的地方。这里位于中轴线上,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城楼之间。选好了地址之后就是设计具体的建筑方案,经过层层遴选,只留下来了几种各具特色的方案。中央领导们经过严格审查后,觉得这些方案还有待改进。最终,在清华大学、建工部设计院、北京市设计院等单位的教授、建筑师们的群策群力下,终于设计出了让中央领导满意的最终方案:“纪念堂的建筑形式为正方形,八开间,重檐屋顶,两层红花岗岩台基,绕以汉白玉栏杆,廊柱为正方形抹小角,总高度为33.6米。”当中央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的消息传开后,当即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北京市上百万名人民群众自愿前往工地义务劳动,没要任何酬劳,全国29个省市也献出了本地的特产。

  毛主席曽经说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力量是很大的,1977年5月27日,占地72公顷,总建筑面积28000平米的毛主席纪念堂,仅仅用了半年多就顺利完工了。永远的丰碑1977年8月20日凌晨1点40分,一辆红旗黑色轿车载着在地下保存了快一年的毛主席遗体驶向了毛主席纪念堂。9天后,两吨重的水晶棺也顺利就位,毛主席的遗体在不久后也被安置了进去。9月9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在纪念堂召开了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暨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毛主席纪念堂最开始实行的是发票参观法,这种方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普通群众而言实在是有些不方便。为此,一位来自湖南的人大代表还专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了简化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步骤的提案。

  最终,经过有关部门研究后,决定简化瞻仰手续,方便人民群众瞻仰主席。1984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布:“毛主席纪念堂将实行新的瞻仰办法,取消票证。从此,人民群众通过排队便可瞻仰遗容。”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将毛主席的遗体盛放在水晶棺内,这的确是不符合毛主席生前的个人意愿的。但中央领导做出的这一决定,也是考虑到了毛主席在人民群众中的重大影响力、号召力,人民群众如果想毛主席了,也能有地方来看看他。这背后的魄力,也是很让人敬佩的。每当毛主席纪念堂开放日,外面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尤其是重要节日更是如此。人们从大江南北赶来,排很长的队,只为了看他几分钟。哪怕他已经离开了46年了,人民对他的敬爱之情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衰减。心中有人民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Copyright © 2028 新城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